MH∕T 4039-2013 空中交通管制L波段一次监视雷达测试方法(民用航空)

ID

0853A65A81F24A1697C29E0F9772C490

文件大小(MB)

0.24

页数:

13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1-12-2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33.200,M 53,MH,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 4039—2013,空中交通管制L 波段一次监视雷达,测试方法,L band primary surveillance radar for ATC-Test methods,2013 - 05 - 10 发布 2013 - 08 - 01 实施,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MH/T 4039—2013,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技术中心、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振才、郭静、李冰、任森、李航宇、冯兵、陶晶,MH/T 4039—2013,1,空中交通管制L 波段一次监视雷达 测试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L波段一次监视雷达设备主要指标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L波段一次监视雷达设备的测试,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080.7-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 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 6364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MH/T 4003 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设置场地规范,MH/T 4032 民用航空飞行校验技术要求 雷达,MH/T 4038 空中交通管制L波段一次监视雷达 技术要求,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MH/T 4038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GN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PPI 平面位置显示器(plane position indicator),STC 灵敏度时间控制(sensitivity-time control),4 一般要求,4.1 被测雷达,被测雷达在各项指标测试前,应处于雷达产品手册规定的状态,设备应完好,工作稳定,4.2 测试环境,4.2.1 测试现场风力应不大于3 级,天气晴好,4.2.2 测试场地周围的电磁环境应符合GB 6364 的要求,4.2.3 测试场地周围的障碍物环境应符合MH/T 4003 的要求,MH/T 4039—2013,2,4.3 测试设备和仪器,4.3.1 测试设备和仪器测试能力应涵盖待测雷达的指标,4.3.2 自制测试设备应经过行业主管部门批准方可使用,4.3.3 测试设备和仪器应达到规定精度,4.3.4 测试设备和仪器应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4.4 测试记录,4.4.1 测试过程中,应按测试程序记录与测试结果有关的原始资料和数据,以便进行数据处理,4.4.2 测试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测试的依据、时间、地点、项目、实施过程及参试人员;,——被测雷达的名称、代号及所有仪表的型号、鉴定日期;,——原始数据记录、数据处理方法及结果,5 性能测试,5.1 设备组成检查,依据雷达产品手册中的设备组成表逐项清点并记录,5.2 外观质量检查,采用目测法和手感法检查雷达整机的外观质量,5.3 标识检查,依据雷达产品手册规定,检查雷达的产品部件号、序列号等标识,并记录,5.4 雷达发射频率测试,5.4.1 测试仪器,采用频谱仪,5.4.2 测试方法,将功率放大前的雷达激励信号(毫瓦量级)直接接到频谱仪,选择工作频率点,在频谱仪上检查激,励信号的频谱特征,判断雷达是否工作在规定的频率点,5.5 空域覆盖测试,测试方法见MH/T 4032的相关规定,5.6 探测精度,5.6.1 测试准备,5.6.1.1 雷达的探测精度试验可与覆盖范围试验同时进行,5.6.1.2 目标机上若搭载高精度的GNSS 设备,试验时以目标机上搭载的高精度GNSS 设备记录的数据,作为试验基准数据,5.6.1.3 在有二次雷达等高精度测量设备时,也可以高精度测量设备记录的数据作为基准数据,MH/T 4039—2013,3,5.6.1.4 受检雷达应能接收GNSS 的授时,并作相应的记录。在试验开始前应将受检雷达记录的时间和,基准设备中记录的GNSS 时间进行校准对时,并记录时间差值,5.6.2 测试方法,5.6.2.1 数据采集,5.6.2.1.1 受检雷达的录取内容、录取速率与雷达覆盖范围试验的录取方式相同。数据采集和雷达覆,盖范围试验的录取可同时进行,5.6.2.1.2 受检雷达应记录检测到目标机的批号、方位、距离和时标,5.6.2.2 数据处理,5.6.2.2.1 应将基准设备测量的数据转换成以受检雷达为坐标原点的数据,5.6.2.2.2 以受检雷达测量目标机航迹坐标数据的时间先后为序,将基准设备测量数据的时间与受检,雷达测量数据时间对准后,计算出本次测量的差值,5.6.2.2.3 记录的数据样本中因外部客观原因产生的异常数据可剔除。剔除异常数据后的差值数据作,均方根误差分析处理,试验结果应符合雷达产品手册的要求,5.7 分辨力,5.7.1 可通过对脉压后信号主瓣宽度和天线波束宽度的测试得到雷达的分辨力,5.7.2 雷达的距离分辨力按下式计算:,兇d 儹 c冧 / 2,式中:,△d――雷达的分辨力,单位为米(m);,c――光速,其值为300 m/μs;,τ――脉压后的信号主瓣宽度,单……

……